东方早报网官网(dfzaobao.com)东方早报.早安上海
稿源: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:刘伟
记者 徐瑞哲 李蕾 黄海华
为了新学期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的集体备课,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崔涵冰,这两天一直在思考:怎么让学生上课时更投入,也从课上获益更多?
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,如何减少低头率、提高抬头率、化为点头率,也是所有思政教师面对“00后”学子的“大课题”。上海正持续探索这门立德树人、铸魂育人的“大课”,让老师为学生当“陪练”、到行业一线现场教学、在“体美劳”情境中走心,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,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实效。
让老师为学生当“陪练”
崔涵冰所在的教学团队是全国最早一批探索思政课“慕课”的先行者。她打算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第二十条》放入这个学期课程,“被唤醒的《刑法》第二十条”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对“正当防卫”的关注和讨论。之前,她曾把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中的故事也引入课堂,“法理”和“情理”引发学生热议。“这些故事所依托的真实案例,都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缩影。”
小班讨论这种形式非常受学生喜爱,在慕课班上的占比达30%,在线下实体班中的交流讨论更是占比百分之六七十。崔涵冰在讨论课中设置一些议题,学生们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并开展调研,从“何为教育”到所在学科的发展史、从家族奋斗史到时代新人的择业观,从当下年轻人热议的同辈压力到如何看待困惑与迷茫等,学生也可以选择更想深入了解的其他议题。“只有真正感兴趣,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性,并解答他们思想深处的困惑。”
在上海电机学院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堂上,则是一场以“邯郸市初中生犯罪案”为切入点的案例教学。罗薇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段,生动还原案件经过及一审宣判结果。在其引导下的分组讨论环节,学生们从法律、道德、教育等多维度,围绕“尊重生命与敬畏生命”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。思想碰撞中,同学们认识到: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是作为公民的基本要求——“这种真实案例讨论太有吸引力了!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敬畏、行为守规则。”
不谋而合,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学期正式开课还有几天,马院教师曾德华已经和团队老师们一起,为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备课,备课文档密密麻麻占满了笔记本电脑的桌面。“我们这门课,除了老师课堂讲授,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开展文本研读分享,以‘陪练式’教学为路径展开。”
在老师“陪练”指导下,大学生针对不同主题准备故事进行演示分享,从故事中学习并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。“这学期,我们还将拓宽参与对象,将更多大中小学生纳入其中,让大家都能感受原理的魅力,有所思、有所悟,真正有所收获。”
到行业一线现场教学
在“大思政”这门大课中,上海高校更加注重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“三位一体”,并把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更好结合起来。不少非思政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也“溶盐于汤”,有了“思政原味”。
新学期刚开学,同济·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的空地协同时空智能感知工作室里,刘春教授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厉彦一正在建造一线开展驻场学习,“走出书斋,在工作现场才真正体会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。”
空地协同时空智能感知工作室(刘春教授团队)作为学院首批入驻的教授工作室之一,构建“实践育人+思政育人”双轨机制,将课堂延伸到国家重点工程现场,掌握行业真实需求与技术痛点,同步提升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。
临港创新学院推动教授团队与中建东方装饰、杭州宇树科技等重点企业合作,建立“理论—装备—技术—应用”全链路转化通道。既将企业技术需求转化为教学实践案例,也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研发实践,在协同攻关中深化学生的科技报国与产业报国使命感。团队近期完成低空无人机与四足仿生机器人协同观测装备迭代升级,不仅为张江科学之门、成都世纪空间大厦等重大工程提供安全保障,更将工程现场转化为思政鲜活课堂。
无独有偶,复旦大学“强国之路”思政大课今春走过第一年:从全校一门课,到全社会一堂课,除了聆听名师大家讲授的专题大课、学科大课,低年级本科生还走进中国极地研究中心、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193个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基地参加现场教学。
在上海交大马院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共建的交大首个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老师们聆听试飞员程胜、安全体系审计员张琼等分享并集体备课,将“大思政课”开到“大飞机”上,将“思政小课堂”融入“社会大课堂”,“每一架翱翔于天际的大飞机背后,是成百上千次的试飞与一群默默付出的英雄。”
记者了解到,上海入选教育部“大思政课”综合改革试验区,整体构建“大思政课”试验体系,在全市布点建设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104个,探索大中小一体化、校内外一体化、知信行一体化的综改试验模式。
在“体美劳”情境中走心
在上海体育大学,上体学子打开电脑登录系统,尝鲜“新时代体育强国之路——总书记的体育足迹虚拟仿真实验”。他们点击进入实验序厅浏览,以第三视角和三维场景方式,追寻足迹地图上的光标,依次进入6个主题馆。
这些网上主题馆采用3D虚拟仿真技术,多角度立体展示***总书记有关体育的讲话、谈话、报告、指示、批示、文章、贺信等重要文献、现场图片和新闻视频。学习者在“小火炬”的引导下自主漫游式学习,在整个交互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答题考核,“通关”后便进入下一场馆继续学习。
页面转换间,还生成了两个交互体验场地:“北京冬奥会规划园区”和“中巴新青年乒乓友谊赛”训练馆。前者依据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》在线进行实景设计,后者则以援教巴布亚新几内亚乒乓球队的故事为原型,让巴新运动员罗伊的动漫形象伴随着学习者,进入具体情境。
课上课下协同、线上线下融合、抬头点头频现。从讲述上海交大孔海南教授团队“老人与海”故事的原创话剧《海菜花开》赴洱海之畔首站巡演,到原创校园大师剧《申石伽》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首演,上海市校园大师剧集展演还在上戏连演,熊佛西、潘序伦、马相伯、裘沛然等群星闪耀的11部大师剧演绎出可爱、可亲、可敬的大先生群像。一校、一戏、一课,不同院校参演师生在“学大先生、演大师剧、建大课堂”的“体美劳”情境中走心,赓续大师魂脉,实现精神接力。
迄今,上海挖掘红色校史,共塑校园文化品牌,创新推出《望道》《钱学森》《国之英豪》《钱宝钧》等30余部原创校园大师剧,创新开展大师剧中小学校园行活动,并分类建设上海高校戏剧文化、红色文化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法治文化等12个文化育人联盟,打造“高校+区教育局+社会单位”协同育人新模式。
今春,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成立的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计划启动“数字赋能·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”大学生红色文化数字艺术设计作品联展,还计划举办“对话信仰·上海建筑里的红色印记”大思政课教案征集活动,挖掘历史建筑、风貌街区、革命遗址、工业遗迹、名人故居等,丰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延伸性、拓展性资料。
供图:作者/或供稿单位授权
编辑:刘伟 选稿: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
版权声明: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新闻采访/投稿邮箱:975981118@.qq.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、报媒。
东方早报.早安上海www.dfzaobao.com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 于 2025-02-24 10:45:24发表在东方早报.早安上海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上海东方早报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。
东方早报.早安上海-本文链接: http://zaobao.dfzaobao.com/sh/9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