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早报网官网(dfzaobao.com)上海早报头条
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举措。这个公园覆盖了多个人工圈养研究中心和自然保护区,为野生和圈养大熊猫提供了更加完整、连续和广阔的家园。据资料显示,公园内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总数量的71.89%,这一比例较高,显示出保护工作的成效。
我国的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十分迅速。自1953年开始在动物园开展大熊猫的人工饲养以来,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我国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0只发展壮大到目前的670余只。这一过程中,科研人员解决了圈养大熊猫***难、配种受孕难、育幼存活难等问题,使得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目前,我国建成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、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,实现了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发展。
自2003年起,我国启动了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,并在2010年迎来了最佳重启时机。通过“母兽带崽”的野化培训方法,科研人员成功野化放归了多只圈养大熊猫,并观察到这些放归个体在野外的生存状态。例如,全球首只在卧龙野化培训场出生的熊猫宝宝“淘淘”,在被放归到种群密度极低的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后,成功存活下来,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大熊猫野化放归方面的重大突破。
我国建立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,大大增加了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。据统计,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,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。此外,我国还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,形成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网络体系,53.8%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.8%的野生大熊猫种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中。
为了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,我国制定了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,并严格执行。这些法律法规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,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通过建立专门的大熊猫执法队伍,在保护区边界设立检查站等方式,有效地制止和惩处了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。
综上所述,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措施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通过建立国家公园、发展人工圈养种群、实施野化放归、完善保护体系以及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努力,我国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,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,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。然而,大熊猫保护工作仍然面临挑战,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创新的方法来确保这一“国宝”物种的长期生存和繁衍。
东方早报网官网www.dfzaobao.com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沪小二 于 2024-04-30 17:05:13发表在上海东方早报网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上海东方早报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。
东方早报网-本文链接: http://zaobao.dfzaobao.com/sh/1360.html